他虽处生产一线,却有一颗不甘平庸、敢于创新的心,在入职的短短3年里,他努力学习数控知识,提升自身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一线工作更加丰富多彩,让搅拌主机焊接水平不断增长、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他就是山推建友本部工厂机加车间主机焊接班组长翟义虎。
改善工装,提高组对精度
在主机焊接工作中,翟义虎发现山推建友新近购置的高端主机罐体组对工装对焊接关键尺寸仅仅能够实现粗略定位,导致定位的精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后期主机罐体的组对质量。于是,他想法设法改善组对工装精度。他主动沟通工艺技术人员,将自己通过观察、试验得出的结论和调整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得到技术人员的认可和支持,为他下一步工装改善深入推进提供了保障。他提出在高端主机罐体端板组对工装部位增加卸料门座板定位块、底板定位块、筋板压紧定位装置,调整法兰涨芯机构;对罐体组对工装调整上沿板压紧装置角度,增加立板调节定位块,实现罐体立板可调节,大幅提高了组对精度,实现主机卸料门座板到底板距离误差由原来的10mm提高至1mm以内,保证了高端主机罐体的组对精度。
修改编程,解决自动焊死角
在高端主机焊接过程中,翟义虎发现自动焊接机器人在焊接罐体时焊接死角多,且运行轨迹过于繁冗,重复动作过多。于是,他认真总结,通过业余时间翻阅相关资料、查找问题根源,反复琢磨如何提升焊接机器人的效率。经过半个多月的研究,他重新编写了焊接程序,优化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焊接参数,通过调整变位机以及机器人焊枪姿态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罐体自动化焊接量,让自动化焊接长度大幅度提升,成功攻克编程难题,实现焊接质量显著提升,让主机焊接自动化率提升近100%。
缩减人员,实现焊接降本
经过翟义虎的改善,通过生产验证,山推建友高端主机的焊接效率大幅提升,创新成果明显。原来,组对和焊接一台高端主机需要2个组对人员、2个焊接人员相互配合,40小时才能完成该项任务。经过改善,现在组对和焊接一台高端主机仅仅需要2个组对人员、1个焊接人员,13个小时便可完成。这让搅拌主机罐体焊接减少了一名人工,让主机的生产周期缩短了27小时,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实现仅仅主机焊接工序这一道工序降本数千元/台。若生产批量增大,采用生产线作业,可实现每5小时下线1台罐体,效率提升成果不言而喻。
面对生产任务的不断升级,翟义虎用自身的努力向大家证明,生产一线是效率提升的关键阵地。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让产品质量提升,用自己的激情拼搏带领班组人员争做“虎狼之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