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星 | 主动创新彰显硬实力
发布日期:2021.10.21

王嵩是履带底盘分公司工艺装备科一名工艺工程师,他工作思路清晰,大局意识明确,工作中以身作则,勤于学习、乐于奉献、任劳任怨。他承担着分公司自主自动化项目,从立项到方案设计,从图纸绘制到加工制作,从安装调试到项目验收一条龙服务于生产,扛起了分公司自主实施自动化项目的大旗。

进入底盘分公司工艺装备科以来,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和技术改造、安装调试至整个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他兢兢业业、刻苦耐劳。项目开始之际,他白天忙于现场,调研设备自动化运行状况,与生产员工交流探讨;下班后,他继续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方案设计,计算各项参数,绘制图纸。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他白天指挥人员进行安装调试,查看工程质量,记录各种问题点;晚上对问题点逐一分析,寻找对策,制定解决方案。他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练就并摸索出一套过硬且行之有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打破了多年人工的常规,为智能制造打下坚实的基础。2021年已完成自动化项目自主设计工作5项,其中已实施完成4项,参与编制、审核、实施自动化方案17项次,完成机器人编程、操作培训40人次,解决自动化串线技术困难10余项,解放工位8个,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初步实现了机器代人。

为了彻底改变链轨节踏面热处理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现状,他自主实施完成“链轨节踏面热处理自动上料”项目,利用2轴桁架带动3D工业相机,配合机器人自动抓取,实现了一套3D视觉系统和一台关节机器人匹配两条链轨节热处理线的自动上料,取消了人工摆料,减少人工1人。相对委外实施节约成本数十万元。首创“链轨节在线翻转机构”,使链轨节由平放到立式放置的过度,实现了链轨节到踏面热处理的自动进料。他自主设计并实施完成“链轨节在线倒角机床”,利用精密丝杠伺服定位,减压回路气动进给,电动主轴倒角,实现了链轨节在线自动倒角,减少了物流周转,减少人工1人。为解决无心磨床多年人工下料的问题,他自主设计实施“销轴加工串线生产”,实现了轴径和长度的在线测量,并实现了机器人自动下线码垛,完成了销轴从粗磨上料到精磨下料一个流的生产,减少人工1人。他自主设计实施“履带板加工自动化串线”,实现了履带型钢自动进料剪切、在线刷油、在线倒角、自动下线,节约委外成本数十万元,解放2个工位。该项目获山东重工集团“智慧献企业”第九届金点子优秀项目二等奖。他今年以来主导完成了3条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合计节约外购成本数十万元,解放人工4人,实现了机械结构自主设计和电气自动化自主集成,大大提高了公司自动化水平。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有付出、有胆略的人。随着公司揭榜挂帅活动的开展,他积极参与并凭借过硬的技术揭下了《自主实施链轨节加工一个流生产线改造,实现链轨节全自动化加工》项目的红榜,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开始从项目技术向项目管理过度,组建团队、细化方案、制定计划、落实进度,每一项都不能有任何差错。他相信能够圆满的完成这次任务,对公司的自动化发展奉献全部的力量。

为了一个个数据,为了一条条指令,为了一次次模拟……在回家的路上,有多少回披星戴月,有多少回风雨交加,他已忘记,但他始终不忘的是为了公司设备自动化、智能化的提升,打造山推的“黑灯工厂”,追求自动化技术创新的本色。

在山推的装备不断升级和技术进步中,王嵩孜孜以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不言苦,创新无止境”的人生格言。


关键词:
在线询价